客户热线: 021-57846666 | 中文 | English 关注我们:
公司新闻
行业新闻
MRPII算法

最开始了解供应链管理的知识,是从APS(先进排程计划)开始学习的,学习了APS的功能。但在咨询过程中,却发现更多的细节需要了解MRPII。而且关于供应链的教材都是先介绍MRPII算法的。

我曾经在以前的文章中,发表过一篇文章,用图的形式介绍了MRP/DRP算法,但因为是一系列图,一些朋友反馈看不懂。因而我在重新解释一下。

基本上了解这张图,需要一节课的时间,主要是MTS(Make-To-Stock)生产方式的MRP算法。

这张图中,最上面两行内容是整体说明:

ABC是产品名称。

LT代表提前期,这个算法中,提前期是2,代表在这个系统中,下了采购订单(或者生产订单)后,在两个周期内可以收到产品。

SS代表安全库存,本例中,安全库存是30,代表在正常需求波动范围或者没有出现重大生产异常,或者供应商异常之外,库存永远都要保持30。这30是为了保证服务水平应对异常的波动而设置的。

库存中心,库存中心名称。

(60,10)代表批量最大/最小。一般采购都是有批次的。也就是说一个批次的最大量,和最小量。(特别说明:这个图可能是有些小问题的,通常的解释,60,10应该代表批量的最小值,和批量增加量的最小值。也就是说,如果计划采购,采购下单,最小值是60,哪怕在这个阶段只需要采购1个,你的定单量都要是60,而10代表订单增加量是10,也就是说你实际需求是61,超过的单批次最小量60,而在这个批次想订60个以上的订单时,只能增加10的倍数

在本例中,60代表的是OnOrder,就是说已经向供应商下了60个采购订单,但订单还没有到货。

第三行,代表的时间阶段,以及时间阶段的序列号。本例时间阶段从0到5,0代表当前状态。

第四行客户需求,代表客户的采购订单。本例中,有客户希望在阶段1交付24个产品,有客户希望在阶段2交付28个产品.....。

第五行收货,代表收货数量。比如在阶段1收货60,而在阶段4收货50。阶段4收货50个,是因为本例的采购提前期2个时间阶段,那么在阶段2,有一个采购订单50。

第六行ATP,代表Available to Promise,也就是可承诺订单量。对于MTS,MTO的算法各不相同,本例中是MTS算法,对于阶段1,等于现有库存+当期收货。而本例中是MTS生产方式,从阶段2开始,ATP=前一期的期末库存。假如是MTO的生产方式,从阶段2开始,ATP=前一期期末库存-需求。

要特别注意MTS和MTO两种方式ATP的差异

第七行需求,需求=客户需求+安全库存。

第八行需求,检查ATP是否小于需求,如果ATP大于需求,则净需求为0,如果ATP小于需求净需求需求ATP,比如阶段4,ATP小于需求净需求=82-36=46。

第九行批次,如果净需求大于0,如果净需求<最小批量,批次=最小批量。如果净需求>最小批量,批次=最小批量+每次增加批量的整数倍。阶段4,净需求=46,因为批次必须是10的倍数,因而阶段4批次50

第十行订单,当批次不为空的时间阶段向前数提前期周期,下订单。阶段的批次是50,采购提前期是,那么阶段2的订单是50

第十一行期末库存,前一期期末库存+当期收货-客户需求。


请您填写相应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姓      名*
单位名称*
所属行业
省份/城市
手机号码*
电子邮箱*
问题描述
验证码 看不清楚,点击刷新